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秉承“入主流,有特色”的建设理念,围绕水利水电、新能源等工程领域信息化与自动化发展的重大需求,与校水利水电等优势学科相互渗透、紧密结合,形成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、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、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三个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科方向,在水利水电系统的多元信息融合与决策、新能源系统智能控制等方面具有优势。

 1.面向工程应用,开展科学研究。长期研究水利工程及水情监控、风光水多能互补系统建模与控制、水轮机控制及优化运行、水电厂仿真等,将现场总线、嵌入式系统、系统仿真等新技术引入水力发电系统,提高其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。近两年,围绕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需求,在风电/光伏发电系统优化控制、海上风电机群协调控制等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破。

 2.支持水电自动化装备产业,促进地方经济发展。智能仪表及智能装置研究方向依托国电南自、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基地,密切结合实践,在电力系统智能检测装置、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、水情自动测报系统、智能仪表、网络测控系统等方向上特色明显,成果突出。

 3.创新培养模式,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,论文选题结合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,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,结合工程实践开展科学研究,开展卓有成效的多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。人才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遵纪守法,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社会需求的水利水电及新能源自动化、系统建模与控制、智能仪表及智能装置研发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。研究生生源良好,大量毕业生已成为我国水利水电、新能源自动化事业的中坚力量,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认可度。40 余年来,本学科为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及新能源数字化、信息化与自动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,学术水平、科研能力在国内外处于先进水平,在国内外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。

 我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包括三个方向: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、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、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。

 电子信息领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领域,不仅覆盖了多方向的工程学科,而且有极强的跨领域应用背景。本领域覆盖面广,具体涵盖了计算机及软件工程、电子与信息工程、自动化与智能工程、微电子与集成电路工程,学科囊括了软件与硬件方向;同其他诸多学科、领域联合作用,在工业、农业、商业、金融、科教文卫、国防和百姓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应用。

 我院的电子信息硕士研究生培养包括三个方向:控制理论及其应用、自动化与智能工程、人工智能。

 本专业毕业生能够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、系统专门知识,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,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。近年就业(含升学)率达98%,毕业生整体素质高、专业性强,广受用人单位好评。

 人工智能学科是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,研究、开发用于模拟、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、方法、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兴学科,它具有自洽的庞大知识体系,又与多学科深度交叉。

 河海大学人工智能学科依托河海大学行业特色优势,积极响应国家“人工智能”发展战略、服务“智慧水利”行业重大应用需求,设立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博士点,通过与其他信息类学科及水利类学科优势互补与交叉融合,聚焦“人工智能+智慧水利”,以“基础理论方法—共性支撑技术—应用引领技术”为主线,推进学科建设,形成“人工智能+智慧水利”交叉学科特色。学科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6人。

 我院的人工智能博士培养包括五个方向: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、领域数据智能感知与理解、无人协同系统与智能装备技术、智慧流域及水资源智能调控、土木水利工程智能建造与安全。


网站地图